這年頭,身邊的親朋好友間難免會有些"錢債",儘管很多人基於"信任"不會留過於形式的欠條或借條,但"人這一輩子,難免遇到幾個人渣",碰上了資深老賴也是束手無策呀!那麼這回,關於"欠條"的三大格式你就必須得懂了。
第一,"欠條"與"借條"區別有18年!
雖然僅有一字之差,但裏面的門道卻大了去了。一般來說,"欠條"與"借條"的性質接近,都會寫明借款人的基本資訊如真實姓名、身份證號、聯繫方式等,並且會有簽名、手印等,但如果沒有寫明"還款日期"的話,等到發生財務糾紛時,"欠條"在法律上只有2年的追討期,而"借條"則會有20年。就像看電影時,很多懸而未決的兇殺案都有個上訴期,可一旦超過了就等同於真凶無罪,此處同理。
第二,協定的借款利息要寫明!
這年頭通貨膨脹那麼厲害,10年前的100塊擱現在,購買力都不知打了多少折。因此,在借款時如果雙方協定了利息的話,那麼千萬要在"欠條"或"借條"上寫明,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罷了。不然等鬧到打官司的時候,法院是不會給予法律保護的。
第三,慎用字眼,謹防破音字!
漢字博大精深,破音字更是滿天飛。以"還"為例,既能是"還(huan)"也能是"還(hai)"。那麼,一旦在寫"欠條"或"借條"時,千萬要多加注意了,不然"現還欠款3萬元人民幣整"究竟是"還(huan)了3萬塊"還是"還(hai)欠3萬塊"呢?因此,借款雙方都得學會"叫文爵字",不要挖太多的坑給自己跳。